圖片來源:攝圖網
7月過半,A股急漲轉而震蕩。
2015年的“瘋牛”行情仿佛歷歷在目,然而,股災的慘痛也令人刻骨銘心。
顯而易見,先揚后抑的背后釋放出的信號是:A股要想走的更遠,慢牛可期,“瘋牛”不持續。
畢竟,投資是長期的需求,而不是今天“追漲”,明天又“殺跌”。
投資君在聽到一位財經大咖和投資者分享市場策略時,頗有感觸。
他說:“很多人都問他,現在股票漲這么好了,我要怎么操作啊,買什么啊?”
而他的回答是:“你現在問我這個問題,我真的沒辦法回答你,一年前我就把方向和邏輯跟你們說的很清楚了。”
事實上,在風云詭譎的資本市場里,順勢而為,靠的是“天時地利”,而資產配置,則講究的是“人和”。“天時地利”,更多依賴的是宏觀經濟面、政策面等因素,只能預判但無法掌控,但“人和”卻可以讓我們在投資中更加明確如何順勢而為,并以不變應萬變。
科爾姆-奧謝曾說:只要沒人關心,就沒有趨勢。1999年的時候你會賣空納斯達克指數嗎?你不會賣空因為你覺得僅僅由于價格被高估是不夠的。
從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,就是當市場牛熊轉換的時候,大部分人實際并沒有那么的理性和冷靜,能清楚的判斷市場趨勢。
而在投資君看來,市場的趨勢,最重要還是在于“有多少錢”能進入到這一類投資品種。即資金的流動性和交投的活躍度。
所以,當你面對市場,無從下手的時候,諸如“應該買什么樣的投資品種?”這樣的問題就會困擾著很多想要實現財富保值增值的人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
而資本的逐利性,注定了大部分普通投資者相較蟄伏不動,會更愿意享受資本的狂歡,至于其中有多少泡沫,實際上并不會有人在意。
但這樣的一幕只存在于A股嗎?顯然不是,樓市、債市、商品、P2P......但凡風揚起,它們就能飛上天。至于颶風席卷過后的一地雞毛,也許,只有深受其害過,才能深知其痛楚。
這也就是為什么,常年征戰于資本市場的專業投資人,他們更敏銳也更敬畏市場,并且,也更能意識到資產配置的重要性。
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兩點:1、通過多元化的分散配置,降低資產整體的風險和波動;2、規避單一資產的巨大風險,同時抓住不同資產的輪動機會。
分享投資君一位朋友曾經聊到買房的話題。早七八年前的時候,他當時就建議家人在老家的城市東南西北每一角都買一套房。
投資君認為,戰術上值得借鑒,戰略上存在風險。
以戰術思維來看,投資君的這位朋友更多是以投機的思路來對房子進行投資,即通過博弈不同地段的房價,來賺錢投資房產的收益。但從戰略上而言,實際上也是將所有的資金都押注在了房子上,換言之,如果房價持續不漲呢,在沒有辦法實現流動性的情況下,是不是意味著很有可能就虧大了?
當然,投資君只是以一種極端情況下的例子來解釋,為什么資產配置對于投資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
比如,今年一季度突發的疫情全球蔓延,嚴重打擊了美股信仰。美股中神一般存在的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爾·哈撒韋也未能幸免。
再說點感同身受的,最近的股債蹺蹺板,想必也是坑了不少年初重倉搞了一大把債券在手里的朋友。
看著身邊所有人都在賺錢,自己的賬戶每天都在虧的是不是異常難受?
還有7月13日,滬指沖上3458.7的高位之后開始震蕩,又有多少散戶是滿腔熱血沖進去接盤的?
這實際上都說明了一個問題:市場中充滿著諸多不確定性,且也沒有只漲不跌的資產類別。
所以,投資理財的正確方式,應該是避免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,即通過適當的資產配置來取得與所承擔風險相匹配的合理回報。也就是老話常說的:“東邊不亮,西邊亮”。
《金融分析家雜志》曾經有一項研究,統計美國91支大型退休基金1974年-1983年的實證研究數據,資產配置對業績的貢獻為91.5%,遠高于股票選擇的4.6%和買賣時機的1.8%。
而實際投資中,如果想要實現可持續的正收益率,復利效應是最大化的。
怎么來理解?
回到你認為的最賺錢的投資品種,如果你有錢,你會買什么?
80%的人應該會選擇買股票或者是股票型基金,因為確實這半個月A股的表現可圈可點。
但是,你能保證你買的股票都是上漲的嗎?
以中信證券五類風格指數為例,如下圖所示,可以得出的結論是:市場的風格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變化,且風格的輪動也沒有明顯可以捕捉的規律。
數據來源:睿遠基金,wind,時間2004年12月31日-2020年7月2日,中信風格指數:金融(ci005917)、周期(ci005918)、消費(ci005919)、成長(ci005920)、穩定(ci005912)當年漲跌幅。
按照上面表格內的時間和數據,如果每年都選對了市場上漲最多的風格,最終的收益率是8139.89%,即80倍可是,我們知道,沒有人可以每次都能夠準確無誤的抓住這些機會。因為,市場的波動是避無可避的,市場中的黑天鵝也是無法預測的。所以,如果想要穿越波動的市場,一是要堅持資產配置,二是要堅守優質的投資標的。
1.切記,最重要的決策是決定長期資產組合,即多少投資于股票、不動產、債券和現金?
2.投資組合應該由使用現金的真實目的和時間決定。
3.在每類資產內部及不同資產類別之間充分分散投資。糟糕的事情的確會發生,通常令人猝不及防。
4.要有耐心,堅持到底。好的事情總是噴薄欲出,通常至少預期如此,而急不可耐的投資者總是會遭遇不盡如人意的業績。
巴菲特曾說,在投資時要找“萬變中不變”的東西,這樣才能把風險降低。因為市場瞬息萬變,我們要去堅守那些被歷史證明長期有效的投資理念,如此才能在市場波動中沉淀長期收益。
高毅資產吳任昊在回顧其職業生涯中說:“我也親歷了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巨大破壞和沖擊,后來在面對壓力和挑戰時,抗壓能力有所提高,但更重要的是意識到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,也對系統性風險更加尊重。”
而從這些投資大咖的經驗來看,投資君認為,在風起云涌的資本市場中首先要考慮如何存活下來;其次,建立資產配置組合投資框架的風險收益比會更高;最后,多學習,少投機,堅持可靠的投資理念才能在投資的長跑中勝出。